廊坊银行
本网站支持IPv6
老年服务版 无障碍浏览

当前位置:首页 > 客户服务 > 消保专栏 > 金融知识

普及金融知识,守住“钱袋子”——识别非法金融广告

 

广告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是我们了解信息的重要窗口,但有很多不法分子利用广告来谋取利益。尤其是金融广告,更是和大家的“钱袋子”息息相关,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下如何识别非法金融广告。
一、金融营销宣传行为“8条禁令”
2019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等四部委印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金融营销宣传行为的通知》,明确了市场主体金融营销宣传行为规范。金融营销宣传行为“8条禁令”包括:
1.不得无资质或超范围开展;
2.不得欺诈或引人误解;
3.不得损害公平竞争;
4.不得利用政府公信力;
5.不得损害消费者知情权;
6.不得进行互联网不当营销宣传;
7.不得违规发送信息;
8.不得违法违规宣传。
二、如何正确识别非法金融广告?
金融消费者识别金融广告真实性、合法性时需注意的几点情况,包括但不限于:
1.宣传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行业主管部门明令禁止的违法活动内容的。
2.未取得相应金融业务资质而投放金融广告的。如小额贷款公司、民间资本管理公司、投资公司、交易所、典当行等机构不能以各种名义发布吸收存款的广告,未依法取得经营放贷业务资质的组织和个人不得发布放贷业务广告等。
3.宣传提供突破住房信贷政策的金融产品,加大购房杠杆,如宣传的金融贷款产品用途属于购房首付的“首付款”或其他变相购房首付款服务内容的。
4.在广告中违法利用学术机构、行业协会、专业人士、受益者的名义或者形象作推荐、证明的。
5.在广告中对金融产品或服务未合理提示或警示可能存在的风险以及承担的风险责任,如未标明“投资有风险”字样等。
6.在广告中对未来效果、收益或者与其相关情况作出保证性承诺,明示或暗示保本、无风险或者保收益的。
7.在广告中夸大或者片面宣传金融服务或者金融产品;在未提供客观证据的情况下,对过往业绩作虚假或夸大表述的。
8.引用不真实、不准确数据和资料;虚假、欺诈、隐瞒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冒用、使用与他人相同或者相近的注册商标、字号、宣传册页,有可能使金融消费者混淆的。
三、若遇到以下情况,您需提高警惕了
1.承诺“投资理财回报高于同期贷款基准利率2倍以上”;
2.承诺“理财投资回报率10%以上”;
3.承诺“百分百本息保障”;
4.承诺“无需征信报告”,只需一张身份证,即可24小时放款;
5.承诺“无征信秒过”;
6.承诺“一张身份证,来就借”;
7.金融广告中没有标明“投资有风险”字样;
四、如何增强自身的辨别能力
消费者在接触到金融广告时,在出最终决定前可以通过如下的“三多”步骤来增强自身的辨别能力。
1、多问
涉及具体金融产品的广告,都应取得相应的金融业务资质。可以询问该公司是否具备发行金融产品和投放广告的资质,询问推销人员是否具备从业资格证明,询问产品存在的风险和目标群体。在不确定其真伪时,可以通过权威机构及监管机构公布的官方热线电话进行咨询。
2、多想
在购买金融产品和服务之前,想一想广告中的金融产品的风险在哪里,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有多大。个人应对自己做出的金融决策负责,高收益往往伴随高风险,当金融广告的收益让人心动时,不妨先去做一下风险承受能力测评,了解自身的风险偏好后再做出明智的决策。
3、多学
互联网时代的金融广告层出不穷,金融产品和服务五花八门,让人眼花缭乱。但是金融的本质没有发生变化,金融消费者应通过学习和了解基本的金融知识和技能,培养良好的金融行为习惯和态度,提升自身的金融素养,才能应对不断变化的金融市场。
手机银行下载
服务号
订阅号
×
如有任何问题,请拨打24小时客服电话4006-200099或0316-96368